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品读诗意花城”开卷广州系列阅读活动4|《广州塔赋》:赓续岭南诗风,再现诗韵之美

广府新语 2022-07-30


“美丽广州 活力之城”——第十三届广州学术季已正式启动,5月-7月将举办六大系列53场学术文化活动,其中“开卷广州”系列阅读活动推出“品读诗意花城”10场讲座。






雍平先生在讲座中详细介绍《广州塔赋》的创作过程和风格特点



“楚目舒迟,览山川之胜状。蛮腰绰约,立城郭之高标。玉带横沙,金琶浮水。嘉木流丹,秾华映翠……”前段时间,一篇四六骈文《广州塔赋》刷爆广州人朋友圈,古典文学教授董就雄用粤语朗诵的音(视)频更是被网友们广泛转发。该赋作者是本土诗人雍平先生。他曾表示,创作初衷是“让世人通过广州塔读懂广州,让世界通过广州读懂中国。”那么,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是如何诞生的?其创作背后又凝结了作者怎样的岭南情怀和人文底蕴?6月11日上午,雍平先生线上直播开讲,结合自身创作实践,解析《广州塔赋》,展现岭南诗风的赓续。本场讲座在新花城、广图直播、广图视频号、虎牙直播和南都直播多个平台同步直播,总观看量达30.3万人次。


在讲座中,雍平先生从岭南诗风在《广州塔赋》创作中的溯源与体现,以及个人创作体会三方面展开阐述。他认为《广州塔赋》与千百年来岭南诗风一脉相承,有继承也有创新,其文采虽华丽,但思想情感深厚质朴


雍平先生首先回顾了岭南诗风的发源及发展脉络。“岭南地区最早以四言韵语入于‘赞’,见于东汉番禺人杨孚所著的《南裔异物志》,被认为是粤诗之始。”“岭南诗风发端于唐代诗人张九龄,体现出清澹超旷、委婉深秀、雄直刚健的特性。自他之后,岭南诗坛派流漫衍,才人辈出,各领一时风骚,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岭南诗派。”“近代是岭南诗坛最辉煌灿烂的时期,当时广东杰出诗人数量之多、影响之大在整个中国诗坛居于首位。他们所倡导的‘诗界革命’运动影响遍及全国。”唐代张九龄,宋代崔与之,元末“南园五子”,明代“南园后五子”,清代“岭南三大家”,近代梁启超、黄遵宪……纵贯千年的岭南诗史高度浓缩,一位位在岭南诗坛留下重要印迹的诗人跃然而出,名诗名句信手拈来,短短十多分钟的讲述中,雍平先生深厚渊博的古典文学造诣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。


《广州塔赋》中也处处体现出岭南诗风特色。雍平先生说,《广州塔赋》是一篇充满诗性的赋文,“它借助于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,构造具有诗美的意象,表现作者强烈和凝练的情致,带给读者诗性的体验,从中追溯其源,可深刻感受到岭南诗风对作者的影响。”例如开篇“秦开故郡,越据雄藩、地穷涨海、天极浮山。踞三江之门户,延五岭之彊舆”,即以雄直刚健的风格发端,借鉴了岭南诗人陈恭尹、黄节雄浑旷达的诗歌意境。“白云腾鹤,碧浪浮鹅。樵歌荡霭,渔唱惊波”等诗句也沿袭了张九龄“结体简贵、选言清泠”的语言风格。


雍平认为,作为诗人或文学作者,其创作的文学作品,既要表达个人情感,也要适应时代变化,反映时代特色,体现时代精神。随后他从观照会通、践行适变、语言活化三方面阐述创作体会。


《广州塔赋》运意新颖,富时代特征,以广州塔作为载体,通过对广州人文历史和现代化城市风貌的描述,让读者领略体会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先进繁华的时代气息。


首段以广州历史、地理开篇,为下文作铺垫;次段写塔之外形及可见之景;第三至五段写作者登塔之所见、所闻、所忆、所感,既将留存于广州的名人事迹有机串连在一起,又触景抒怀,感叹知音难觅、时光易逝,进而生发出积极旷达之想;末段则以有才之人应当能用于盛世之坚定信念作结。“全赋似乎并非句句写塔,实际上是句句不离塔。”


雍平先生表示,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”,文学创作要适应时代变化,追求时代进步,展现时代精神风貌。为了既能准确描述景观,生动表达情感思想,又能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,他学习历代前人的赋文,汲取其精华,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进取,大胆进行语言的活化创新。例如,“楚目舒迟,览山川之胜状。蛮腰绰约,立城郭之高标。”两句中,为了与“蛮腰”对仗,他创造了“楚目”一词 。“小蛮腰”是广州人对广州塔的昵称,是其外形的生动写照,而“蛮”字作为地域名词又有南方地区之意,因此他选择也指南方的“楚”字来对应。“楚目”还有用眼睛看的意思,寓意登塔人众多。他说,“语言是随时代进步而发展的,每个时代都会不断创造出新词,古典体赋文语言活化是时代发展之需要和必然,亦是时代赋予作者之使命。”同时也提醒,自创语言要忌生、忌涩、忌无来由,其所出当有依据,且符合语言发展规律,应该“参古而非泥古,竞今而非变今”。


最后,雍平讲到,《广州塔赋》最后一句“浩气凌虚,志士岂潜于世。高情耸壑,才人莫负于时。”是对今人的寄语,希望读者们在阅读之后能有所感触,在领会过程中提升对广州的情感,增强远大的志向,对广州、国家、民族要有所建树,能够奉献社会不负时代。





《广州塔赋》

(上下滑动看全文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广州塔赋

雍平

秦开故郡,越据雄藩。地穷涨海,天极浮山。踞三江之门户,延五岭之疆舆。仙迹芒芒,南武造端阛阓。佗功烈烈,任嚣经始番禺。历沧桑而岁远,迁物象而日殊。


楚目舒迟,览山川之胜状。蛮腰绰约,立城郭之高标。玉带横沙,金琶浮水。嘉木流丹,秾华映翠。万舶连樯,渺渺烟涛入揽。一轮悬塔,茫茫珠石登寻。秋色空明,泛平潭之桂影。春光韶丽,凝环渚之花荫。楼林崛岉,衢路参差。衣冠云集,车轸风驰。


白云腾鹤,碧浪浮鹅。樵歌荡霭,渔唱惊波。津桥迢递,访湾洄之琼苑。冈榭寂寥,觅岑岭之瑶台。风浴重亲,花港尚馀云桂。霜操独守,桃溪犹忆雪梅。行持清节,迹踵沉香之浦。坐抱渊怀,景怜拾翠之洲。泼霞乍染,遥想红云宴集。霁月初临,闲追碧水吟酬。王勃鸿文,灿若龙光射斗。元章健笔,宕如虎势奔霆。铜琶响而笠屐过,木铎振而鼓钟鸣。藻耀天南,五子斐斐采丽。韵流峤外,三家卓卓声雄。丹井氤氲,曾止浮邱之躅。泥城缥缈,宁忘陆贾之功。星移骥逐,风厉龙骧。越麓堂高,揭地人开史乘。禺陬阙壮,掀天世起苍黄。


呜呼!鉴往思来,驰云心而抚慨。登高致远,立风骨以标鸣。得一时之兴会,留千古之文章。陈榻高悬,韬笔益增铭篆。沈辕久驻,负书尤叹干轩。夙期山水,愍知音之难逢。晚惜桑榆,感垂景之易逝。


且夫时序推移,和六气而交泰。春秋更迭,协三光以昭华。趁花朝而畅叙,待菊节以清游。放达之间,看云烟之历历。凭临之际,念天地之悠悠。


呜呼!浩气凌虚,志士岂潜于世。高情耸壑,才人莫负于时。


【注释】   


[1]故郡:秦始皇三十三年置南海郡,郡治番禺,即今广州市。


[2]雄藩:指南越王赵佗在广州建立强大的汉王朝藩国南越国。


[3]涨海:南海。


[4]浮山: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,为蓬莱之一阜,浮海而至,与罗山並体,故曰罗浮。


[5]三江:指东江、西江、北江。


[6]五岭:大庾、骑田、都庞、萌渚、越城合称五岭。


[7]疆舆:疆土。


[8]仙迹:传说古时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来到广州。


[9]芒芒:远貌。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芒芒禹迹,画为九州。”


[10]南武:广州城的古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一○一·广州城》:“《旧图经》:‘广州州城,始筑自越人公师隅,号曰南武。’《吴越春秋》:‘阖闾子孙避越岭外,筑南武城。后楚灭越;越王子孙避入始兴,令师隅修吴故南武城,是也。’”


[11]阛阓:阛,市垣;阓,市之外门。古代市道即在垣与门之间,故称市肆为阛阓。


[12]烈烈:壮烈。


[13]任嚣:秦始皇时为南海尉,其于番山、禺山筑城。


[14]经始:开始营建。


[15]物象:气象。


[16]楚目:众目。


[17]舒迟:舒展从容。


[18]胜状:佳境。


[19]蛮腰:俗称广州塔为小蛮腰。


[20]绰约:柔美貌。


[21]高标:木杪曰标,故凡高耸的物体如峰、塔皆称为高标。


[22]玉带横沙:指珠江横经海心沙。[23]金琶浮水:指琶洲浮于水上。[24]嘉木:指木棉树。


[25]秾华:繁盛的花朵。


[26]茫茫:模糊不清。


[27]珠石:海珠石。原在珠江中之渚石,今已不存。


[28]空明:通明透彻。


[29]平潭:指珠江白鹅潭。


[30]桂影:指明月。“鹅潭映月”是旧羊城八景之一。


[31]韶丽:美丽。


[32]环渚:指琶洲。


[33]崛岉:高耸屹立貌。


[34]参差:交错不齐貌。


[35]衣冠云集:指参加琶洲会展的商人来自世界各地。


[36]车轸:车辆。


【37]白云腾鹤:白云山曾筑有鹤舒台,相传是秦琅琊人郑安期跨鹤成仙处。


[38]碧浪浮鹅:相传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于白鹅潭骑鹅浮水而去。


[39]樵歌:“象冈樵歌”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。南越王赵佗曾在象岗山筑朝汉台。


[40]渔唱:“荔湾渔唱”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。


[41]津桥:西关龙津桥。


[42]迢递:远貌。


[43]琼苑:指南汉后主刘岩之“昌华苑”。


[44]冈榭寂寥:冈榭,指越秀山歌舞冈上已湮沉的舞榭。寂寥,寂静;空虚。


[45]岑岭:高峰。


[46]瑶台:美玉砌成之台,极言其华丽。此指越王台,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东北角,旧迹已堙。


[47]风浴:以风节洗浴精神。


[48]亲:亲近。


[49]云桂:明代儒宗何维柏寄迹于晓港,为云桂发祥地。


[50]霜操:坚贞高洁之节操。


[51]桃溪:晓港旧有桃溪,云桂桥畔旧有梅林。


[52]清节:高洁的节操。


[53]沉香之浦:相传晋广州刺史吴隐之以廉名,于任满归程中,见妻刘氏藏有沉香一斤,取而投之于浦。后人追慕吴隐之的廉洁,称石门下游的沙洲为沉香浦。


[54]渊怀:渊深之情怀。


[55]拾翠之洲:沙面旧称拾翠洲。


[56]红云宴集:南汉后主刘岩曾于荔枝洲开设红云宴,品尝荔枝与众臣行乐。


[57]追:回溯。


[58]碧水吟酬:诗人黄哲曾在荔枝洲构筑“听雪篷”,常与诗人吟游酬唱。


[59]鸿文:指大作。唐代诗人王勃曾为六榕寺(旧称宝庄严寺)写下《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一文,与《滕王阁序》一样,是存世的雄文巨制,碑刻尚存寺内。


[60]健笔:矫健之笔力。宋代书法家米芾曾在药洲九曜石上题刻诗一首,原石不存,现仅有清道光年间叶志诜摹刻碑石一方。


[61]宕:放纵。


[62]虎势奔霆:形容气势急劲。指书法中矫健的笔势。


[63]笠屐:指苏轼被贬谪岭南经过广州时曾有留咏。


[64]木铎振:指两广总督阮元兴学而设“学海堂”。


[65]五子:指“南园五子”。


[66]斐斐:有文采貌。


[67]峤外:指岭南。


[68]三家:指“岭南三家”。


[69]卓卓:特立貌。


[70]丹井:浮邱丹井。古之广州有浮邱石,其为珠江上石岛,有丹井,是浮邱道人炼丹得道处。


[71]躅:足迹。


[72]泥城:陆贾泥城,旧迹在广州城西十二里处,今以湮没。


[73]宁:岂,难道。


[74]龙骧:龙腾跃。


[75]越麓堂高:指越秀山麓高大雄伟中山纪念堂。


[76]史乘:记载历史的书。


[77]禺陬阙壮: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禺山之隅,原为番禺学宫,其门阙甚为壮观。


[78]苍黄:青色与黄色。语出《墨子·所染》:“见染丝者而叹曰:‘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;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’”后以喻事情变化翻覆。


[79]鉴往思来:借鉴过往历史,思考未来。


[80]云心:超出尘俗,高世之心。


[81]登高:《韩诗外传》七:“孔子游于景山之上,子路、子贡、颜渊从。孔子曰:‘君子登高必赋,小子愿者何?’”


[82]兴会:感发。


[83]陈榻:陈蕃之榻。典出《后汉书·徐稚传》:徐稚字孺子,有“南阳高士”之称。曾“屡辟(征召)公府,不起。时陈蕃为太守,以礼请署功曹,稚不免之,既谒而退。蕃在郡不接宾客,唯稚来特设一榻,去则悬之。”后遂用悬榻表示对贤才的器重。


[84]韬笔:搁笔。


[85]铭篆:深记不忘。


[86]干轩:南朝(梁)刘勰著成《文心雕龙》一书后,坚信作品的价值,以货鬻形式拦吏部尚书沈约的车驾,向他推销自己的著作,得到大文学家沈约的赞赏和引荐,使《文心雕龙》得以存世。


[87]夙期山水:借用伯牙遇到钟子期的典故,谓早已志在流水高山,期望遇到知音。


[88]愍知音之难逢:语出《三国志·魏·王粲传》附吴质注引《魏略·曹丕与质书》:“昔伯牙绝弦于钟期,仲尼覆醢于子路,愍知音之难遇,惜门人之莫逮也。”愍,忧伤。


[89]桑榆:日暮。《太平御览》三引《淮南子》:“日西垂景在树端,谓之桑榆。”注:“言其光在桑榆上。”


[90]时序:时间的先后,季节的次序。


[91]交泰:指天地之气融合贯通生养万物,物得大通,故曰泰。语出《易·泰》:“天地交,泰。”


[92]天地四时之气。


[93]三光:日、月、星为之三光。[94]昭华:显明光华。


[95]花朝: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,号花朝节,又称花朝。此借指花晨。


[96]放达:纵放旷达。


[97]历历:分明可数。


[98]凌虚:升于空际。


[99]耸壑:高起于山谷。





撰文:信息时报记者 李晓雯

编辑:李晓雯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